1600X145
新闻中心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来源:中国物业管理协会 作者:中国物业管理协会 更新于:2022-2-28 阅读:

03

对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建设。

各高校要重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引导并严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爱岗敬业、务实诚信、循法守规等职业道德素养。

2.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应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体会经验,参加行业介绍会等措施,推动教师关注物业管理实践,了解物业管理市场的实际状况,把握物业管理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升自身对物业管理的理性认识,清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重点难点的确定,强化教学服务于物业管理实践的针对性,实现师资队伍整体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在院校岗前培训、国内外访学的基础上,高校应建立挂职锻炼、社会实践激励制度,明确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与教师考核、工作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方面挂钩,以此推动教师注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专业能力。

4.建立理论实践双强的真正“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校应建立“双师型”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鼓励教师通过到物业服务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短期技术培训、考取教师“1+X”证书等方式提升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实践能力,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目标发展,真正实现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建设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物业服务企业用人要求相匹配的办学目的。

5.组建兼职教师队伍。

高校可以重点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操作技能的企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能工巧匠独自或与院校教师合作,共同承担专业课程,尤其是加入课程的实践教学,补充专业教师队伍的不足,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建设需要。

(二)加强教材建设

1.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教材建设体系。

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所需职业能力,并将其分解为“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两大部分,然后分析出两大“要求”对应的所需知识点,由此,推出应开设的课程,完成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置项目,从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教材建设体系。

2.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材建设。

各高校还应依据岗位要求,精化、细化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开发与设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与职业资格的评价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各高校还要根据变化,对教材进行补充、整合、完善和修改,确保教材内容处于不断调整、充实的过程状态,使之能紧扣物业管理行业的知识脉动,甚至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各高校还可与物业服务企业合作编写教材,这样能够保证教材的工学结合特色。

1234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