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X145
新闻中心

整顿风声鹤唳 商办物业加速跑量

来源:全景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7-2-27 阅读:


 
  商办物业被限之路
 
  从2010年“6·28”监管令、2011年“5·16”商改住禁令再到2016年以来严控商住市场基调,北京市此类“擦边球”商住产品一直处在风口浪尖。
 
  2016年11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北京市商住项目如今在推广和销售环节都非常谨慎。北京市顺义区严格要求商改住项目不得设置样板间。此前已经设计了样板间的开发商不得不将样板间“锁”起来,或者只能“偷偷看”。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次调研房山区多家商住项目。这些项目的内部人员表示,正在排卡中,并且销售状况不错。一些商住项目内人员谨慎表示,样板间已经删除。
 
  绿地房山启航国际三期一位销售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了基本情况后,便极力推荐记者周末就去看房,一再表示该项目所剩房源已经不多。在问及是否有限购限贷政策时,该销售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除了通州,其他地方的商住两用房暂时都没有限购限贷,但是根据不是特别准确的消息,有可能全北京都会限制,并且今后有可能都不再批这种商住两用的地项。
 
  郭毅分析认为,自去年通州双限之后,北京市商办物业全面调控的风声不断,而今年1月上海暂停商办项目销售的现实更是将这一类型产品推上风口浪尖,收紧调控已是箭在弦上。2016年北京房企在商办类物业获得的销售额高达1304亿元,占商品住宅销售额超过三成的比重,而一旦调控祭出,对于房企来说将是巨大打击。因此自2月中旬商办集中入市的趋势即开始显现,而3月份商办项目“抢入市”的现象将更加明显,这也或将成为商办产品“最后的盛宴”。
 
  2016年5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通州区政府联合发布通知,对通州地区的房地产限购政策再次加码,首次将商务型公寓列入限购范围之内,且通州新建的商业、办公类项目今后不得再出售给个人。从调控的影响来看,以通州双限为例,调控前2016年的前4个月,通州商办产品月均成交量为2150套,而调控之后的5-12月月均成交量则跌至352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开发商认为通州商住限购将可能成为北京市商住调控推广样本。
 
  郭毅分析,由于北京住宅供地量不足造成的土地成本高涨,对于开发商而言,住宅产品的盈利空间有所收窄,且去化周期不断拖长,在此基础上,商办产品成为弥补业绩缺口、提升利润的重要途径。而一旦商办项目调控深化,销量受阻,势必会对房企现阶段的开发模式产生冲击,因此在调控靴子落地之前,大批商办项目开始抓紧推盘。
123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