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的名字被无数次地印成铅字,出现在书的封面上,分发到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手中,可罗国杰的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始终是陌生的。
多年来,这位中国伦理学奠基人长期保持着低调的风格,直到3月9日去世。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前来告别的人有四五百之多,甚至习近平、张德江、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送来了花圈。
这位享年88岁的老者,到底是谁?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里,罗国杰被年轻的学生们称为“镇院之宝”。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和《伦理学新编》等著作。在他的领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本、硕、博三级伦理学培养体系,由此成为全国高校伦理学的研究中心。
在外人看来,伦理学有点儿太过学术,不大接地气儿。他的学生、华夏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林建初刚考上研究生时也曾问道:伦理学专业对国家到底有什么用?
罗国杰回了3个字:“正人心”。
“人的心正了,什么事都有秩序,人的心坏了,就总想着钻空子,法律管不胜管。”
如何使得伦理学不空洞?罗国杰坚持:学伦理、学道德需要实践,“自己讲出来的必须要做到,做不到就是骗人”。
为了做到“不骗人”,这位老者近乎于执拗。学生过节送他一袋苹果以表尊师之意,他都会断然拒绝。后来,不忍看到学生难堪,老师在方式上做出了调整:以物换物。学生送他一袋苹果,他就送学生两盒饼干,或两管崭新的钢笔。
事情到了自己和家人身上却变得没有缓和的余地。1956年作为调干生来人民大学读书之前,他已是处级干部,当时的工资每月有100元。到了人大,他主动写信给自己在上海的原工作单位,要求把工资降到40元,理由是:没有在原岗位作出很大贡献。
在人民大学担任副校长主管人事工作时,他让妻子提前退了休,还禁止学校录用找工作中的儿子和儿媳。学校给他配了车,跟老伴儿一起出门时,罗国杰坐学校的车,老伴儿只能坐公共汽车。
罗国杰夫妇的感情十分深厚,在他后期病重意识不清时,口中时常呼唤老伴儿张静娴的名字。
老人家里,除了必要的家具,家里再无一点装修,墙上除了一幅字外,无任何饰品。床上的被褥,身上的中山装,几十年来都是那一套。早期住在人大林园家属楼的时候,家中的木制旧沙发油漆已经脱落,用手摇晃近乎散架。
老先生却对此不以为意。
去年12月,罗国杰被授予吴玉章终身成就奖,并获得100万元的奖金。坐在家里的旧沙发上,他和老伴儿作出了将100万元全部捐作奖学金的决定。“老两口说这事儿的时候,语气轻松得就好像送出去的只是一本书而已。”当时在场的焦国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