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10年,物业的从业人员将达到1800万人,物业行业的崛起一方面填补了城镇社区公共服务的空白。另一方面由于其行业素质与市民生活极不匹配,素质亟待提高……
在全国政协会上,徐念沙和陈洪生两位委员共同提出了提高物业企业队伍素质的提案。
现状
97%物业是小微企业
商品住房制度改革催生了物业管理这一新的行业。从1984年深圳成立第一家物业公司至2013年底,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已发展到10万余家,从业人员近700万人,小微企业占比97%。预计2015年将达到800万人,十年后将超过1800万人。物业企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既填补了我国城镇社区公共服务专业化的空白,又吸纳了大量的城镇就业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作为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物业管理直接关系着居民生活质量、社区安全环境,更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国民幸福感。
问题:持有物业管理师资格仅占0.7%
物业管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物业行业的发展,物业从业人员需求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物业企业和职工队伍发展速度较快。另一方面,物业企业中的工会组织建设却相对缓慢,甚至停顿。在大部分城镇中,工会组织在物业企业中的覆盖面不超过60%,而会员数量更不足三分之一,以致大量物业企业的职工游离于工会门槛之外,得不到工会组织的保护。
我国物业企业职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美国,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注册物业经理占比高达94%,物业企业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职工队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物业行业的从业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约为84%,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比为6%,持有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的人员仅占0.7%。
严密完善的物业安保措施有利于社区安全,降低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物业企业的平均离职率约为45%左右,其中安保人员流动比例高达60%,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一年换一遍”的现象。导致物业企业职工高流动性的原因很多,比如薪酬福利不高、社会地位较低、权益维护不力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物业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波动性大,给社区安全环境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建议:提高待遇 培养人才梯队
随着物业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多,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处境并不乐观,基本权益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物业行业工会组织发展滞后,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二是物业服务以提供简单劳务为主,职工的专业技能欠缺;三是物业企业属于微利行业,经营收益能力有限,留不住优秀人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