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伴随行业发展日趋完善,纵观近40年物管行业发展史,在起步期、规范期和转型期间,各级政府出台政策规范行业发展、鼓励模式创新,为各阶段行业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近年政策脉络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引导行业多元化前行
① 市场监督管理机制持续完善
2016、2018年,国务院对《物业管理条例》两次进行修改,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要求及资质惩处条例,增加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内容。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化的必然趋势下,此举意在加快物业管理市场化脚步,同时建立信用机制,采用市场化方式监督管理物业服务企业。
受到国家层面指引,2018年以来各省市地区纷纷对地区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取消物业资质要求,逐步建立企业信用评级机制,完善社区评级标准,并将社区评级与企业信用评级相关联,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机制。
② 鼓励“社区+”模式发展,推动智慧物业建设
社区经营空间的不断发掘,社区多种经营模式的持续开拓,物业服务企业在增值服务领域不断深耕,同时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区+养老”、“社区+互联网”等模式发展,进而各省市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将国家层面指引落地;
随着科技元素与各物业类型场景融入深入,为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及科技企业加快智慧社区、智慧物业、智慧城市的建设,国家层面亦出台相关政策指引,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9版)》,鼓励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构建社区生活服务体系。
2019年政策盘点
持续完善市场规范机制,鼓励引导社区+模式
在物业管理行业标准建设年的2019年,重点政策聚焦于:1)物业管理条例的持续更新;2)企业监督机制及价格标准的更细致规范;3)“社区+”模式发展的鼓励支持。
① 贯彻国家层面政策指引,完善地方物业管理条例
顺应国务院对《物业管理条例》的修订指引,2019年多地区政府对地方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在法律层面上为物业管理行业立法,为自治州的物业管理行业进行明确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云南省就物业收费、公共区域经营等都给出了相关标准,亦呈现出不少亮点,比如对电动车的管理、新能源汽车的管理相关规范等;陕西省就公共收益分配、人防车位等涉及小区公共利益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并且规定公共收益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金。
聚焦重点城市,2019年,深圳市、北京市、天津市、珠海市、大连市等7个城市对地方物业管理条例进行更新,其中《大连市物业管理条例》出台推进智慧物业建设相关条例,鼓励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便业主参与公共事物、开展协商活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