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我市将力争用2至3年时间,将整治覆盖市区全部788个无物管小区。
“五个一点”为整治提供资金保障
那今年整治的100个小区今后会变成什么样?资金又从何而来?记者昨日采访了市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苏扬峰。
据介绍,今年启动整治的100个无物管小区,雁山区有10个,其他城区各20个,另外10个是城中村。“我们计划每个城区选一个规模较大,难度较高,基础设施较差,群众基础较好,社区干部较为得力的小区作为试点。”苏扬峰介绍。
整治将按照“小区管理达到有自治管理组织”“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日常保洁员和保安员”“有管理制度”“有义务监督志愿者队伍”“有小区门牌”的“六有”配套管理要求,实现小区环境基本达到“管通、路平、灯亮、整洁、安全、有序”的目标。
“目前,各个城区都还在对无物管小区、楼院进行摸底,届时将按照‘一区一案’的原则制定每个小区具体整治方案。”苏扬峰说,一些建设年代已久、尚不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可实施自治管理模式。由街道、社区牵头,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帮助和指导小区建立业主委员会等管理实体,与小区居民逐户签订代管协议,收取相应管理费用,设立相应资金账户,自聘保洁员、保安员,进行小区自治管理。
对基础设施较完善且具备物业管理的小区,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取物业公司介入管理,街道和社区帮助指导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物管企业选聘,积极做好协调工作。
而对一些完全没有条件实施自治或物业管理条件的规模较小的小区,可探索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为小区配备2-3名保洁员兼保安员,确保小区卫生、安全。“规模更小的小区或那些独门独栋的楼宇,街道、社区尝试组织实施‘邻里守望’工程,开展以‘退休职工为楼长’为主体的群众性治安防范工作,消除小区安全隐患。”
对于小区管理的资金来源,将按照“市政府补助一点、城区政府配套一点、小区内公共设施经营收入补一点、社会资助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的方式筹集。
据介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两级政府一次投入完成,尤其是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将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拿出专项资金,逐年逐步有计划地实施改造。
建立长效管理还需突破几大瓶颈
对无物管小区的整治,归根结底还是要形成长效机制。苏扬峰说,无物管小区要长期管理好,还必须突破几个瓶颈。
首先,就是要健全完善物业管理各项制度。苏扬峰认为,根据市领导牵头带队的环境整治调研结果看,要落实长效机制,城区、街道、居委会要综合协调、小区管理要纳入社区建设统一管理等等,同时应积极探索由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委员会、业主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方法,管理维修资金的缴交、保存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