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利润最低的服务环节,即使没有亏损,实现盈利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物业管理业内某专家称。
第一太平戴维斯上海物业管理部主管邹应龙表示,目前来看,这类隶属开发商或依托房企建立的物业管理公司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产权不明、权责不清的难题。同时,这些物管公司的经营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物业管理收益与风险极不对称。
不过,客观地说,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渴望在这一领域成功掘金的房企越来越多,部分房企的表现也相当突出。
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唐学斌透露,虽然当前彩生活的收入以及利润占花样年集团整体不足一成,但自2011年,已连续三年复合增长超过25%。2012年,彩生活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超过4000万元,净利率达14%,毛利率高达40%以上。
2014年1月,刚刚迈入千亿大关的碧桂园宣布将加大物业管理业务的发展,并提出5年之后实现物管经营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目标。碧桂园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李长江表现得非常乐观,“甚至可能不需要5年”,李长江说,“除了随着碧桂园集团开发项目的增加而获得的自然增长之外,碧桂园物业将丰富和优化服务内容,这都是碧桂园物业增收的保证。”
探索新型掘金模式
“物业公司之所以能生存下来、生存得好,关键还是靠服务。”
在这条通用的规则之下,身处物管服务领域的房企开始寻找更多的赢利点;积极探索崭新的物管发展模式。在清洁、绿化、秩序维护、设施设备维修四项基本服务之外,包括花样年、世茂、龙湖等在内的标杆房企频频依托互联网打造服务平台,为业主提供包含物业居家服务及教育、健康等多个类别的增值服务。
“企业应该利用各种资源延伸产业链、创新服务内容、拓展业务范围,以创造商业价值。”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表示,最近几年,很多品牌企业加强了在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全新探索,所提供的物管服务延伸至房地产开发前期规划、设计、招商策划、营销代理甚至是尾盘销售、房地产经纪业务等整个链条,内容几乎涵盖消费者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房屋租售的所有领域,体现出物业管理更为丰富的商业价值。
即便四年前万科集团对万科物业就不再进行补贴,但2013年,万科的物业管理费收入为12.16亿元,延伸服务收入12.22亿元。万科物业掌舵人朱保全曾经表示,万科物业的盈利主要来自包括二手房买卖在内的多样化经营。龙湖物业80%的利润来自延伸服务,据悉,2013年仅帮助业主交易二手房这一项,就获得了3500万元的中介费收入。而转向提供全方面生活服务的绿城物业,对外咨询、物业指导等业务已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花样年集团总裁潘军更是计划,今后要发展物管公司彩生活的金融服务功能,成为未来花样年发展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